工写本同源——从“工写相宜”展谈何家英的绘画艺术
【字号: |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杨维民

  在烟花三月,这杭州最美丽的时节里,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天津画院院长、天津美术学院教授何家英先生应邀携其40余幅精品佳作与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国画系主任尉晓榕先生一起举办了“工写相宜——何家英、尉晓榕作品对照展”。这次展览于浙江、于杭州、于南方美术界都可谓一次震动,画坛内外愈加关注何家英和他的艺术成就。

何家英院长在杭州市展时接受中央电视台、浙江电视台、广东卫视、湖南卫视和亚视等媒体采访 杨维民摄

  一 画里画外之生动

  《美术报》记者王婷:“‘气韵’和‘生动’是相连的,好的画感觉有呼吸,气息是活的,能透出生机……”这是何家英先生布展“工写相宜——何家英、尉晓榕作品对照展”时的随意之语,无意中却与这个展览的气质非常吻合。

  3月28日至4月8日,这个名为“工写相宜”的展览在杭举行。画展得到了主办单位中国美术学院与浙江美术界以及各大媒体的支持,中国美术学院许江院长亲自为画展撰写了序。吴山明教授亲自为开幕式作主持,浙江党政及宣传、文化部门有关领导和国画界老前辈到场致词祝贺并参加研讨会。展览期间,许江、范景中等由于开幕当天在上海开会未来,后来也陆续参观了展览,认真地观赏了每幅画作。许江由于不能前来参加开幕式,在布展时就特地前来看画,并在原定闭展日又赶来参观展览,看到展场里满满的观众时,还一再要求美术馆展览延期。

  这次展览展出何家英先生的40多幅原作真迹,这也是他近年来集中展示画作最多的一次画展。展出的作品每张都是何先生的“爱作”。《瀑》是何先生自己一直很喜欢的作品,他花了重金从一位收藏家手里购回了这幅画,并在此次展览中拿出来展示,展览展出的还有《秋冥》、《山地》等许多获过大奖的作品。冒雨慕名而来的观众把上下两层展馆挤得满满当当;严重超员的观众让负责安保的工作人员着实捏了一把汗。不得向中国美术学院求助,在几幅没罩玻璃的大画两旁站上学生看护。整个展览期间每天展厅也都是熙熙攘攘,有从上海、安徽、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和广东等地远道而来的教师、学生,也有从北京、天津和山东专程来参加开幕式的铁杆粉丝,还有一连数天都来看画的爱好者。笔者还被一幕场景感动着:有位家长为给他学美术的儿子拍好那张《秋冥》的局部,毫不犹豫的跪在画前找角度。观众的情之真,爱之切,溢于言表。按照预先安排本应于6日结束的展览,应观者强烈要求,又延展至8号。相关各大媒体十分重视此次活动,纷纷追踪连续报道。部分媒体展览前就到天津专访何家英先生,开幕式更是云集了众多的媒体,主办方始料不及。

  此次,何家英先生还在中国美术学院进行了题为“衡中西以相融”的讲座。讲座那天,300座的报告厅挤不下前来的听众,不得不换至上千人的中国美术学院大礼堂。何先生的讲座表达了他的中西艺术融合的观点,并具体介绍了他的画法,听者享受了视觉盛筵,在技法上亦解了疑惑。其实,何先生给予听众的不仅是画技上的征服,还有他人格高尚的魅力:他的不顾生病身体不适,坚持两个多小时的讲座;他的毫无保留,实实在在的技法上的讲解;他的举手投足间气质的流露……不仅仅是让人赞叹,更有发自内心的折服。就像在开幕式当天中国美术学院、浙江美协和浙江画院联合举办的学术研讨会上,诸多评论家给予何家英先生的评价:何先生创造了一种样式,有着儒家的风范,作品中可以看出他所担当中国工笔画的那份责任,对艺术品格、境界追求的高度的理念。老一辈工笔人物画家所努力追求的理念,集中体现在了何先生身上,这是跨时代的。他的每件作品都可以进入美术史。他引领了中国工笔人物画的一个大的方向。当今很多年轻工笔人物画家,不同程度上都受到何先生的影响,尽管有许多年轻一代工笔画家其人物画的风格、表现手法等不完全与何先生相像,但可以从这些新生代工笔人物画家作品中感受到他们不同程度上都受到何先生的作品的或理念、或风格、或手法上的启迪。

  何家英先生的成就,在众人心目中在于工笔,然而对于写意,他认为同样重要。他在学术讲座最后着重谈的一个问题就是“中国工笔画写意性与写意画的工整性”。

  二 国画工写之同源

  何家英:“中国画工写本同源”。

  在他看来,工笔和写意都是手段,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工笔可以描摹得比较深入细致,写意可以发挥得更加舒展随性。而写意本身就是从工笔发展而来的,追溯到元代,当时的写意画就很工整,不过在工笔的基础上增加了更多的灵性和体悟。所以,只有具备了二者的技巧,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画家。只会画工笔不会画写意,工笔画到一定的时候也会停留。

  何家英曾认认真真地学习过蒋兆和、黄胃等前辈的作品,他们对何家英的艺术探索起了先导作用,尤其是黄胃给予他很大影响。他的毕业创作就是学黄胃而作的《春城无处不飞花》。在2001年创作的《土耳其所见之一》的题款中他还题到:“予学画私淑黄胃,先生以其生动易俗长也。其后为工笔典重之风,自分殊于风发之气。今岁往访土耳其于伊市,见诸多女子沐风向阳,其状颇似黄胃公笔下新疆人物,故效其法,柔才一二,乃之黄公之法亦自然之道,不似流年虚架笔墨耳。”从中可见何家英先生对黄胃先生的学习之深。但他又不是简单僵化的学习,是外在脱离表象的实质性的理解。

  在何家英的画风渊源上,能够看到他受很多人和很多因素的影响,不管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工笔的还是写意的,他总是能从中获益。在中国古代的传统人物绘画当中,他学习过张萱、周-、李公麟、顾恺之等等。每学一个人,他总有很多的感受并加以自己的更多的评价,比如说对李公麟,他认为:李公麟的作品不是装饰性的,而是生动与写实一路的,从生活中去感受,原创性特别强。秉承道子之风,又独辟蹊径。李公麟的极坚实的造型和把握人物内在气质的能力给何家英以技法与观察的启迪。晋唐绘画,又让何家英看到了用工笔画表现当代生活的写实创作是可行的。

  然而,比技巧更重要的是体察入微的细致和对生活的热爱,画才能“活”起来。

  三 画中人性之风采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家英的画满溢着人性的风采。”

  由于对美的热爱,何家英先生的作品以女性题材为多,然而以柔为美的女性题材,却让画面充满着时代的气质——青春的、健康的、唯美的,那正是人性的风采。何家英认为:对低俗的艺术倾向应当抵制,它涉及到女性人格尊严,更反映出画家审美价值观的取向。以男性文化为本位,将女性视为“花瓶”当然不可取,对今天女性自身生存状态、生命价值的思考和表现才是画家的责任。通过对具有时代特点、个性特征和女性自我意识的刻画,使她们发现和确立自身价值,作为文化主体进入审美领域,才是其美学意义所在。

  在表现女性美时,他注重挖掘不同女性心理的内在美感,通过对其心灵自然流露出的纯真、朴实、善良,表现出一种人格上的气质美,以及精神上的大美。他所刻画的人物形象不论是天真少女、知识分子、时髦女郎还是家庭主妇、乡村姑娘都蕴含着一种雅致的现代美感。在清丽幽静的背景这个大同中,画面人物千姿百态、个性鲜明。

  《秋冥》、《红苹果》把少女的天生丽质以及平静安然描绘得深入生动,《落英》则画得少女娟秀娴雅,《韩国留学生》把女大学生的睿智和学养刻画得严谨充分,《酸葡萄》他画女青年的青春朝气,《十九秋》他画勤劳乡村姑娘的敦厚淳朴。何家英把这些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形象放到了他的艺术作品中,使人感受到了艺术与生活的近距离,同时,也感受到作者通过作品所表现和传达出的一种对现实生活的浪漫情怀。在漫长的创作过程中,何家英找寻到了生活与艺术、表现形式与审美情感之间的连接点,找到了真实个性化体验,在单纯宁静的画面中融入了自己强烈的生命和精神追索的印痕,从而使观赏者不仅感受到画面所表现的真实生活也体验到创作者在作品创作过程中的精神感受。他求真向善达美之心,使他喜欢创作人心向善、天真单纯的天使般的女性形象,如此诗心画境是因为他已心有境界。

  画者是不可能脱离时代的,何家英亦同样,然而与众不同的是,他在这个时代创造出了一个审美的标准,也是代表了广大知识阶层普遍审美心理趋向。

  四 中西相融之经典

  美术学博士郭晓川:“何家英在美术史上给我们展现出了一种既属于他个人的,也属于时代的独特的审美观念。”

  浙江大学教授黄河清:“何家英先生创造了一种经典样式。”

  工笔人物画自发生发展以来,昔日的传统已成为经典,今天的新风格、新样式之佳作又将成为未来的经典。如今,具有学院派背景的画家都以发现经典、追求经典、创造经典为自己艺术人生的终极目标。在当今这个多元化时代,是被后现代美术理论家称作英雄远去,不产生经典的时代。然而何家英已然创造出了经典,这个经典也已成为众人尤其是艺术院校芸芸学子追求的目标。可以说,他为时代树立了一个审美的方向。这个经典,不可避免的打上时代的影响——何家英的学院背景注定给予他“衡中西以相融”的烙印。

  潘天寿先生认为:大自然中到处充满诗意画意,不过是有待慧眼慧心人随意拾取罢了;“‘空山无人,水流花开’,惟诗人而兼画家者,能得个中极致。”何家英也是这样,以感性切入,将各个时代东西方文化艺术之精华融通,自然自在地融合予创作之中。他传承而不拘泥,拓展而有讲究。他看东西比较全面,中国的、西方的、日本的、印度的、现代的、古典的他都看,都研究。通过了解各门类艺术的异同、特点,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上升到一定的高度来认识绘画,而不只是孤立地局限在工笔或写意上。

  不仅是中国的画家,像顾恺之、张萱、周-、李公麟、任伯年、蒋兆和、黄胄等对何家英产生着影响。西方的大师比如像提香、德拉克罗瓦、安格尔、库尔贝、马奈、德加、雷诺阿、劳特累特这都是何家英特别喜欢的画家。还有拉斐尔,也是他喜欢的古典画家。我们在他的画中看到的那份闲与雅,大约也可以追至这个源头吧。

  何家英不但喜欢上述西方画家,而且从中西方传统中,体会出艺术创作应该强调对生活与自然的感受、理解以及观察。写生是何家英面向生活找回直觉所采取的最为有效的方法。在写生所需的素描手法里,他洞见了传统工笔画所不具备的深入程度以及工笔与素描、东方与西方间的共性和个性、相融性与差异性。无疑,深厚的素描功力是他的表现技巧能够不断深入的基础,也是他将传统写实一路推向极至的关键。

  融合不仅仅意味着中西的融合,更意味着博采众长。在传统观念中向来认为工笔画不宜太大,但何家英发现日本的美人画尺寸并不小,且效果颇佳,值得借鉴。而画中仕女所表现出的贵族气质,以及画家认真严谨、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和制作技巧,亦对何家英的创作产生了影响。

  总的来说,何家英之所以能够在中西两种传统中寻找到恰当的切入口,原因有二:其一,他有一双敏锐的眼睛,能准确的感受外在世界,同时把自己对生活的审视给予展现,洞察力、感受力、准确力以及深入的程度都超过一般人;其二,何家英所把握的绘画能力是出众的,掌握的绘画知识是全面的,认知的绘画规律是综合的,而不是孤立地局限在工笔创作上。

  体察之细微,取法之广大,技法之全面,加之秉赋与灵性,或许就是何家英能创造新样式,成为经典的根源吧。

  2009年5月13日

  参考文献:

  1、何家英《砚边断想》,《美术观察》1996年第9期

  2、何家英《静居而化》,《美术研究》1997年第2期

  3、何家英《衡中西以相融》,《东方艺术》2003年第4期

  4、郭晓川《何家英的意义》,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何家英院长在杭州展览开幕式钱接受《美术报》首席记者专访 杨维民摄

 
 
 
中国国家画院 北京画院 上海书画院 江苏省国画院 天津美术学院 山东画院 广东画院 四川省诗书画院 河北画院 云南画院
雅昌艺术网 天津美术馆 天津美术网 天津文学艺术网 北方网 天津日报 今晚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声明
天津画院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 津ICP备09008928号
技术支持:北方网 建议使用IE5.5以上浏览器,分辨率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