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邓家驹的《漕运图》感受天津的历史文化
【字号: |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漕运图》是油画家邓家驹的鼎力之作。我是先在天津迎宾馆看到《漕运图》,以后调天津画院工作又结识了邓家驹,70多岁的老先生仍然保持着年轻人的那份执着。从他对艺术精益求精的态度和平时对事物的深层次把握中,我又加深了对《漕运图》的理解。

  邓家驹出身书香门第,早在幼年时期他就和司徒乔、傅抱石、李可染等一些着名画家有过接触。因为那时,他的母亲作小学校长,父亲在当时国共合作的政治部三厅主编抗战周刊,他的家和这些文化名人是邻居,耳濡目染,邓家驹从小就养成了对艺术的偏爱。后来,邓先生的人生道路有千万条,他却执意考上了中央美院,在那里接受了苏联专家的俄罗斯现实主义绘画传统,学习了徐悲鸿、吴作人传授的西方古典写实主义绘画技法。所以,他走上工作岗位之后,无论是在北京中央戏曲学院舞美系教书,还是在河北美院教书,又到天津历史博物馆从事美术创作,他都坚守着自己的那份执着,坚守着对绘画艺术的追求。

  《漕运图》是邓先生奉献给天津人民的一部鸿篇巨制。上世纪80年代,正是改革开放的初期,他凭借着自己几十年在天津的生活经历和对这片热土的感情,决心创作一幅最能代表天津文化,最具天津特色的作品。他凭借着在历史博物馆工作的便利,天天泡在故纸堆里埋头翻阅天津史料、海关史料,寻找创作灵感,最终锁定了南北大运河——这个可以和万里长城媲美的节点。邓家驹选取因漕运而生的天津城市景象作为表现内容,通过对漕运码头的细致刻画,呈现出了天津辉煌而特殊的历史。《漕运图》的创作过程十分复杂,十分艰辛,从情节故事、街市建筑、风俗民情,甚至人物的服饰帽饰,邓家驹都查阅了大量的史实依据。为了创作能够反映天津历史文化的精品之作,他不仅考证了大量历史文献和清代生活照片,与历史学家做研讨,还搜集整理了大批的历史资料,投入了整整三年时间,无数次地走遍了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等地,考察了明清建筑,走访了社会民俗风情,先后绘制了70多张草图。

  《漕运图》以恢弘的气势,描绘了清康乾时期天津城市兴起和北方漕运的盛景。整个画卷长达十一米,总共涉及了几十个历史情节和三百多个历史人物,从画面几个重要场景的结构和特点中,我们可以看出邓家驹的写实主义风格以及深厚的艺术功力。

  处于画面中心位置的是这幅画的主题场景——南北漕运。它采用横构图的方式,表现南运河、北运河、海河的交汇处——三岔河口上的繁荣景象。宽广浩渺的河面之上,大大小小的船只络绎不绝,有运载着粮食、布匹、砖石的、官兵押运的大型漕船,达官贵族乘坐游玩的豪华气派的官船,供人消遣的花船;也有南来北往运送货物的小型商船,充满生活气息的渔家小舟⋯⋯远处的河面之上,还有挂着英国国旗的轮船。考察当时历史,康乾时期中国门户渐开,英国曾派特使马卡尔尼到热河避暑山庄觐见皇帝,而使船则需要在三岔河口换乘内陆小船,所以,画面上的英国三桅杆船正是体现了清政府与外洋交流的情况。画中这些穿梭于运河之上的大小船只,真实地反映了清朝时期天津漕运的兴盛状况,而漕运的繁荣也就成为天津的一大盛景。

  《漕运图》表达的另一个主题就是运河两岸的沿河文化。这主要是通过三组场景来实现的:

  画面左上方的大块区域,表现的是老天津卫的沿河风貌。天津是依海河而生的城市,很多天津人都纷纷把家安在了靠近海河边的地方,建筑也是依河而建。所以,到现在很多外地人到了天津都辨不清东西南北,这就成为了天津城市的一大特点。其次,就是表现天津与漕运文化紧密联系的商业文化。天津作为南北交通的要塞,商业也有明显的地域特点,画面上繁华兴盛的商阜文化,有饭馆、客栈、当铺、铁匠铺、木匠店、杂货店⋯⋯当时,为漕运服务的商业,是天津商业的一大特点。漕运的需要带动着天津商业的发展,于是一大批与之相应的商贸店铺就应运而生了。这些商铺聚集在一起,就形成了天津极富浓厚漕运文化特色的商业结构,也促进了天津城市的繁荣。再有,就是天津独特的“老城文化”。画面中生动而真实的表现了天津老城热闹的街市景象。沿河近处香火鼎盛的“天后宫”,这座始建于元朝的“天后宫”又称“娘娘宫”,是中国北方最大的妈祖庙,也是天津市现存最早的一处古建筑群体。初建时仅为船夫、商贾祈求海神天后娘娘保佑航海安全,后扩展成百姓求福祈顺、消灾灭疫之所,并以此为中心形成天津最早的居民聚落点。根据史料记载,元朝时期每逢漕运开始,漕运官都要到妈祖庙祈求安全。后来,妈祖庙成为当时船工、渔民、舟商、汇集活动的地方,也是老百姓娱乐的场所。到清朝时期,康熙皇帝加封妈祖为天后,乾隆皇帝更亲临天后宫观看酬神活动,并将三岔河口举行的“娘娘会”改称为“皇会”。妈祖信奉在漕运文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三岔河口一带也因此繁荣起来。画面中在天后宫的附近,还表现了许多充满地域特色的市民文化,如闻名世界的杨柳青年画,风筝魏风筝,天津风味的龙嘴大铜壶茶汤⋯⋯这些仿佛将观者带回到了300年前的天津,那陌生而又熟悉的“津味儿”使人久久地陶醉其中。在画面的远处,还描绘了老城的标志性建筑——鼓楼,从那依稀高耸的城楼中,更渗透出了天津老城悠远的古韵。

  画面右上方,坐落于河边的一座富丽堂皇的园林建筑,就在今天三岔河口附近的望海楼教堂一带,是当时清代皇帝出巡天津时驻跸的行宫望海楼,以及皇帝经常进出拈香的津门名胜望海楼和崇禧观(原名香林苑)。这座古建园林始建于清康熙年间,曾经风光一时;然而在1862年法国帝国主义强行租用三岔河口北岸以后,法国传教士谢福音主持拆掉了原有的崇禧观,盖起一座规模可观的天主教堂——“圣母得胜堂”(取“圣母仁慈和庆祝第二次鸦片战争胜利”之意),作为法国天主教天津教区总堂,也就是后来的“望海楼教堂”。然而,更值得一提的是,这座教堂就是天津近代着名的“天津教案”旧址,在l870年的反洋教斗争以及l900年的义和团运动中曾两度被焚毁后重建。现在,往日的种种随着历史渐行渐远,今天的望海楼教堂已经被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静静地伫立在河滨的波光树影之间。

  画面下方是沽上一景,主要表现沿河码头的劳动人民忙碌工作的场面:成群结队的纤夫们卖力地拉纤,码头的工人正在装卸货物,叫卖“津沽包子”的小商贩和往来歇脚、吃包子的买卖人,河边还有四处游走的江湖艺人⋯⋯这些人物被画家刻画得活灵活现,生动地展示了当时天津底层人民的生活百态。

  提到《漕运图》邓家驹深有感触,他说:“我觉得作为一个画家,就要画自己觉得有意义的题材,并不在于它有多么大的影响,应该从文化的角度长远考虑。最具天津特点的历史题材就是漕运,这个题材涉及南北大运河——当时北方的政权需要粮食,要从南方运来,运河不但解决了物质运输的问题,还促进了南北文化的交流。”《漕运图》是一部历史画卷,它构图严谨、疏密有致,通过对天津这座因水而生因水而长的城市所特有的地域历史与人文风貌描绘,生动地展现了天津的繁荣,透视了天津社会生活与习俗风情的全景,让我们从中回味、解读了那段久远的历史,从而更加真实地感受了天津城市的文化底蕴。

  《漕运图》问世以来,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先后为中国驻法国大使馆、北京人民大会堂天津厅和天津迎宾馆大厅复制陈列。难怪这幅画送到法国巴黎展出时,法国美术界对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称赞其为“史画”。

 
 
 
中国国家画院 北京画院 上海书画院 江苏省国画院 天津美术学院 山东画院 广东画院 四川省诗书画院 河北画院 云南画院
雅昌艺术网 天津美术馆 天津美术网 天津文学艺术网 北方网 天津日报 今晚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声明
天津画院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 津ICP备09008928号
技术支持:北方网 建议使用IE5.5以上浏览器,分辨率1024*768